5月14日,在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与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的主导下,联合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泰东北艺术与文化研究院,通过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的协调支持,成功举办中泰学术合作线上工作会议。会议围绕双方即将启动的民族文化与艺术研究计划展开深入探讨,明确了合作框架与实施路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陆晓芹、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代表,以及泰东北艺术研究院院长通·格旺萨、玛哈沙拉坎府文化厅厅长楚差·拉查占等中泰双方20余位学者参会。

学术合作研讨会线上会议
会上,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与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作为中方核心团队,联合泰方研究机构,重点规划了泰方学者赴广西开展田野调查与学术考察的实施方案,并就课题合作模式、人员分工及资源对接进行具体部署。本次合作聚焦民族文化与艺术比较研究领域,涵盖佬族与壮族民间鼓乐比较研究、传统农业术语与农业谚语对比、蜡染与织锦艺术比较、纺织文化与旅游振兴路径等十余项课题,充分发挥了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在非遗研究与文化活化领域的学术积淀,以及文学院在民族语言文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专业优势。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陆晓芹强调,此次合作以文学院为学术主体,依托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的资源整合能力,联合泰方构建跨境民族文化研究网络。研究中心将协调广西世居民族文化田野考察基地、民族文化遗产数据库等资源,为泰方学者在桂调研提供文献与实地研究支持,推动形成“理论研讨—田野实践—成果共享”的协同机制。泰方团队对中方在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领域的经验表示高度关注,双方一致同意通过联合出版、学术论坛等形式深化成果转化。

中泰合作项目一览(部分)
作为中泰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与文学院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进一步拓展与东盟国家在民族文化传承、艺术比较研究及跨学科创新等领域的深度协作,助力构建中国—东盟民族文化研究共同体,为区域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稿: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