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2014年获批成立的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19年进入第二轮建设周期,2025年进入第三轮建设周期。中心依托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和博士点,面向社会开放。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下国家与区域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研究中心工作计划,现开展2025年度开放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一、选题范围
1.广西民族文学经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2.广西本土文学与乡村文化发展研究;
3.广西民族语言及文献资源数智化开发与利用研究;
4.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5.广西与东南亚相关民族语言文化交流互动研究。
二、资助经费及成果要求
每项资助经费2万元,研究周期不超过2年,要求公开发表CSSCI期刊论文1篇。
三、申报条件及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申请者必须是广西民族大学在职、在岗教师或科研人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是项目的实际负责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项目的研究。
3.项目申请人限报一个项目,已获得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其他经费资助项目(如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个人项目、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个人项目)的申请者不得申报,不能将已正式发表或出版的成果作为项目进行申报。
4.项目组提交的各项成果的使用权、著作权由本中心和作者双方共同享有,项目组成员享有署名权。中心作为项目资助单位有优先编辑整理、结集出版项目成果的权利,无需再征得作者同意。
5.所有获立项资助项目的成果发表时,须注明“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基金资助”,作者署名单位应包含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未按上述要求标注者,一律不予结题。
四、评审程序
1.资格审查:中心根据相关规定对申请书的各项内容进行审查,合格者进入评审环节。
2.初评:研究中心将《论证活页》分送若干名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审,择优选出参加学术委员会评审项目。
3.学术委员会评审: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对初评入选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拟立项项目。
4.评审结果在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网站、公众号公示7天,无异议后下文立项。
五、申报受理时间及要求
申报时间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0月24日18:00。申报人下载填写《申请书》《活页》,于2025年10月24日18:00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一份交至三坡三栋文学院109办公室,电子版《申请书》《活页》《汇总表》文件夹以“姓名+2025年度开放基金项目申报”格式命名并压缩发送至中心邮箱:mzwhbhycc@gxun.edu.cn。请注意申报截止时间,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及电话:韦老师,0771-3260259。
附件:
1.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2025年度开放基金项目申请书
2.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论证活页
3.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2025年度开放基金项目汇总表
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
2025年9月30日